山西企业技术中心巡礼丨航天清华技术中心:深耕主业成果丰 执着创新实力强
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引领未来。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创新体系的核心引擎,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的关键力量。为集中展现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的突出成就与创新风貌,我们推出“山西企业技术中心巡礼”系列报道,宣传标杆、推广经验,营造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为山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动能。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于2000年成立,2002年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主要从事“长征系列”主型运载火箭发射平台、辅助设备研制生产以及运载火箭发射服务保障工作;在随车起重机、特种车辆、模训器材等方面向客户提供成套设备和系统。先后完成“长三”“长五”等十余个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配套发射平台装备研制生产。为系列卫星、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产品的发射提供了技术保障服务。
中心构建了“基于Teamcenter数字化设计工艺协调平台的设计协同制造和基于三维模型的加工程序设计及仿真技术系统”研发平台,具备设计工艺一体化研发能力;具备金属材料成型下料、机加、焊接、热表处理、无损探伤、计量检测和理化分析等完整的加工和检测能力,形成了产品总装、总调、总测、综合试验能力,尤其在有色金属、大型复杂结构件、液压元器件的加工制造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
中心建立了以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为牵引,专业设计室为主体,项目组为两翼的研发组织架构。拥有完善的专业技术队伍和专家团队。通过内部培养、校企联合、选拔推荐等多渠道培养了大量的创新人才。现有外部专家30人、内部专家22人,固定研发人员42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学术带头人2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学术带头人3人、山西省学术带头人1人、高级职称人员157人、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50名,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
中心连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3.5%以上,用于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依托研发项目开展产品开发及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多年来主持实施山西省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攻关专项项目1项、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集团自主研发项目2项、集团重大工艺2项、院自主研发项目50余项。“超薄异形铝合金大型结构件智能生产线建设技术研究”是中心承担的2020年度山西省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攻关专项项目。该项目突破超薄异形铝合金大型结构加工工艺技术、超薄异形铝合金大型结构件柔性快换工艺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产生专利8项,发表论文6篇,软件著作权1项,完成大型航天薄壁结构件的加工变形控制技术在异型件加工的应用,为智能生产线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全面提升我国在大型薄壁异型件制造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大型结构件制造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心建成“山西省电动缸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航天装备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省随车起重机先进技术创新中心”等三个省级创新平台,计量检测中心金属材料及制品机械性能和微观结构两个专业12个项目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CNASL20279),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产业结构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山西省航天装备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组建,拥有国内领先的全自动电镀铬生产线、全自动调质生产线、激光淬火-熔覆一体化设备等高新设备,科研生产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在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热表处理基础性工艺研究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热表处理工艺技术向“智能、绿色”方向发展起到引领支撑作用。
中心非常注重对核心技术的培育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深耕细作,在运载火箭地面设备领域航天技术应用领域,突破“超大型典型结构焊接仿真技术”“超重型箱型梁高效加工技术”“发射平台调平技术”“发射平台综合试验技术”“特种材料防腐改性技术”“抢救抢修车综合集成技术”等数十项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国防发明专利共计406项,其中发明专利179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项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0项、国防级奖项26项、省部级奖项20项、行业协会4项;企业主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75项。
新闻热线电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广告招商电话 行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