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符合预期充分受益IC国产化
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98.38亿元(35.14%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6.21亿元(44.17%YoY)。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6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5股。
年报符合预期,经营稳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98.38亿元(35.14%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6.21亿元(44.17%YoY),扣非后归母净利55.70亿元(55.53%YoY)。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42.85%(1.75pctYoY)和19.08%(0.82pctYoY)。2025Q1公司实现营收82.06亿元(37.90%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81亿元(38.80%YoY),受益于半导设备设备国产化,公司业绩持续高增,业绩符合预期。费用端: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64%(-1.27pctYoY)、7.08%(-0.86pctYoY)和0.20%(0.28pctYoY),公司费用率整体比较稳定。根据公司年报,2024年全球集成电路装备的销售额达1161亿美元,2024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装备销售额为491亿美元。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53.72亿元,同比增长21.82%,围绕半导体装备、真空及新能源装备、精密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有序推进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在全球建立4大区域服务中心,负责客户现场日常服务。整体统筹规划、动态调整调拨中心及备件库,满足客户需求,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企业,充分受益IC国产化:1)刻蚀装备方面,在刻蚀设备领域,公司已形成了ICP、CCP、Bevel刻蚀设备、高选择性刻蚀设备和干法去胶设备的全系列产品布局。2024年公司刻蚀设备收入超80亿元。随着芯片制造技术不断向更精细化迈进,对刻蚀速率、深宽比以及刻蚀均匀性等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器件结构从二维到三维的演变,以及新材料(High-k介质/金属栅等)和新工艺(铜线低k介质镶嵌式刻蚀工艺、多次图形工艺等)不断涌现,对刻蚀设备的工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薄膜装备方面,公司铜互联薄膜沉积、铝薄膜沉积、钨薄膜沉积、硬掩膜沉积、介质膜沉积、TSV薄膜沉积、背面金属沉积等二十余款产品成为国内主流芯片厂的优选机台。公司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已形成了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原子层沉积(ALD)、外延(EPI)和电镀(ECP)设备的全系列布局,2024年公司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100亿元;3)热处理设备方面,公司中温氧化/退火炉、高温氧化/退火炉、低温合金炉,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炉、批式原子层沉积炉均已成为国内主流客户的量产设备,并持续获得重复订单,已形成了立式炉和快速热处理设备(RTP)的全系列布局。2024年公司热处理设备收入超20亿元。4)湿法设备方面,湿法工艺贯穿半导体制造的整个环节,通过化学溶液,结合物理或化学机理,对晶圆表面的颗粒物、有机残留物、金属离子、氧化层及副产物等加以去除,进而减少污染,避免缺陷。公司在湿法设备领域,已形成了单片设备和槽式设备的全面布局,2024年公司湿法设备收入超10亿元。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在手订单及下游需求情况,我们调整25/26年公司盈利预测,新增公司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11亿元、95.88亿元、122.79亿元(24/25年原值为77.80亿元、99.58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33倍、25倍和20倍。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先企业,长期受益于国产替代。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客户扩产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若下游制造商的后续投资不及预期,对相关设备的采购需求减弱,这将影响公司的订单量,进而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技术人才流失。半导体行业属于高技术壁垒的行业,若人才流失将影响公司长远发展。(3)半导体设备技术研发风险。半导体行业技术含量高、设备价值大,公司面临研发投入大、新产品研发及认证不达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