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深井钻探技术破冰:探秘“大国重器”的科技进步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油气勘探的深度与复杂度相继提高,超深井钻探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2025年3月26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5)在北京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盛会不仅展现了多项尖端技术,更为中国石油行业在全球能源舞台上树立了崭新的标杆。
众所周知,超深井钻探是未来油气增储的重要方向,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场展会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客商驻足参观,深度探讨合作,展现出对中国石油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
中国石油装备企业正顺应国家战略,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近年来,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超深井和万米深井的钻探技术为国内外石油市场开辟了新的疆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的科研团队探索出的深地钻探设备,正在紧密契合深层油气资源开发的需求。
展会上,中国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全球首台12000米陆地自动化钻机。这一划时代的设备在地下10910米成功完成了钻井任务,惊艳众人。据悉,运用该设备的成功,不仅打开了五亿年前的古老岩层,也为未来超深井油气开采奠定了基础。
宝石机械的高级工程师刘志桐详细介绍,这台自动化钻机共获得15项发明专利,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创新。这台设备配备高效动力猫道及电永磁管柱吊运装置等多项高端技术,解决了万米钻机管柱运输、存储及排放的自动化问题,展现了中国在深地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
万米深地钻探离不开坚实的动力支持。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2V175柴油机就在展会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其高增压、高可靠、低能耗等特点,使其成为4000米至15000米电驱动钻机的理想动力选项。
济柴动力的展区工作人员张继梁认为,该设备的诞生打破了外国技术的垄断,以其卓越的性能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此外,从2018年底开始的批量生产,使得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平台、大型舰船、自备电站等领域,业界反响热烈,用户评价积极,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油装备的进步与发展。
在众多展品之中,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DQ120BSC顶驱装置备受瞩目。作为当今石油钻井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该装置的推广使得国产技术在万米深井钻井中正式投入使用,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北京石油机械的副总经理米凯夫表示,该顶驱装置以其智能化、自动化、轻量化的特点,显著提高了在深井作业中的安全性与操作舒适度。通过集成的扭摆减阻系统和软扭矩控制系统,深地作业的难度显著降低,创造了更高的作业效率。
展会期间,各领风骚的设备交替亮相,充分展现了中国石油行业的整体实力与创新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跨国企业合作以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的石油科技必将在深地勘探开发中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正如一场比赛,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创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未来,中国的石油装备企业将在超深井勘探技术上继续开拓进取,把握资源增储的新阶段,为全球油气市场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石油深地钻探技术的不断进步,代表着国家在全球能源产业中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高效且可持续的开发方式不仅能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保障,也为全球能源市场的平稳发展贡献力量。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让我们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前沿动态,期待中国以科技为支撑的油气产业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