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天宝集团:智能制造演绎“冰与火之歌”
“最新一批次产品的碾环、热处理、粗车、精车等环节一切正常,截至目前,我们的合格率保持在99.5%,大家继续加油。”5月15日,在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天宝集团(以下简称“天宝集团”)的数据大屏前,副经理刘阳正在向各生产班组同步实时数据。大屏上,生产、质量、销售、仓储、能耗等信息动态更新这套基于5G+云平台风力发电环锻件搭建的智能系统,通过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运营智能化“三步走”,实现了从锻坯下料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智慧监控追溯。
当前,制造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作为全国专业生产风电法兰、压力容器法兰、大型锻件的领军企业,天宝集团凭借在数字化转型、绿色制造及科技创新领域的突出表现,先后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山西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等称号,产品远销西班牙、巴西、印度、墨西哥、德国等国家和地区,遍布国内外一百多个风电场,使用于上万台风塔。2024年,企业生产法兰锻件达8.2万吨,实现产值7亿元左右,在全球风电装备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位置。
在天宝集团热处理车间,大型机械抓取圆柱状毛坯,在加热炉、锻造油压机和碾环机间穿梭。加热炉热浪滚滚,橙红色的锻坯被精准送入锻造油压机,在巨大的压力下形成环形锻件雏形。随后,机械臂将其移送至碾环机精密轧制,在数控程序的控制下逐步达到工艺标准。车间正上方,工作人员实时监控着每一个锻件原料批次、生产参数、生产进度等数值,让火热的生产始终处于精准的数字管控之下。
这“冰火交融”的一幕,是天宝集团智能制造升级的生动注脚。2022年,天宝集团投资2.23亿元建设了基于5G+云平台风力发电环锻件智能制造扩建项目。项目采用10米数控径轴向轧环机、1万吨锻造液压机等大型锻压装备,配备了数控锯床、数控油压机、数控碾环机、数控立车、数控钻床等设备50多台(套),将集团风电法兰的生产能力从直径5米提升到10米。
“启用的新车间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达80%以上,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单位产品能耗显著降低。”刘阳说,“风电塔筒法兰是风电塔筒的关键连接件对生产要求很高。5G+云平台风力发电环锻件项目能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生产的精准度、检测的严谨性,从而提升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
为了打造智能制造车间,天宝集团建立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资源计划系统和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产品在线检测,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等数据自动上传公司数据中心并可视化,还将原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及服务全过程数字化。同时,利用5G通信技术建立了内部通信网络架构,实现各系统信息的互联互通,极大提升了团队的沟通反馈效率。
在天宝集团,火热的锻造车间与冰冷的数据流共同谱写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冰与火之歌”,古老的锻造技艺在数字文明中焕发新的光芒。(山西日报记者 高玮)